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

陶怡婷, 白鸽, 余丹, 周竹, 李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28 -34.

PDF (5728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28 -34.

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865K)

摘要

目的 分别使用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模型,对比2种模型的稳定性,旨在为建立一种稳定性高的CRF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使用单侧肾切除+腺嘌呤灌胃+高磷饲料喂养法、高磷+腺嘌呤饲料喂养法建立CRF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及造模后6周检测模型动物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尿素、肌酐,并行肾脏、骨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dex,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结果 模型一组(单侧肾切除+腺嘌呤灌胃+高磷饲料喂养法)造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比,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 <0.05),血清尿素、肌酐明显升高(P <0.05),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轻度升高(P <0.05),股骨病变明显。造模结束后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一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轻度下降(P <0.05),血清尿素、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轻度升高(P <0.05),股骨病变不明显。模型二组(高磷+腺嘌呤饲料喂养法)造模结束时,与正常组比,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 <0.05),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 <0.05),股骨病变明显。造模后6周,与正常组比,模型二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 <0.05),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0.05),股骨病变明显。造模后6周,与模型一组比,模型二组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 <0.05),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 <0.05),骨病变程度明显。结论 高磷+腺嘌呤饲料喂养法可建立稳定性较高的CRF大鼠模型。

关键词

大鼠 / 慢性肾衰竭 / 腺嘌呤 / 稳定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陶怡婷, 白鸽, 余丹, 周竹, 李淼 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2): 28-3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728KB)

2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