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6、IL-17与CTD-ILD的相关性研究

刘兴许, 李梅华, 任朝凤, 王蔚平, 李丽, 柏媛, 张春梅, 蒋菁, 郑章敏, 周冬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0) : 111 -115.

PDF (660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0) : 111 -115.

KL-6、IL-17与CTD-ILD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75K)

摘要

目的 比较KL-6、IL-17在CTD-ILD与CTD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KL-6、IL-17在CTD-ILD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KL-6、IL-17与肺弥散功能的相关性,为CTD-ILD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4年01月31日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患者。总共收集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30例,纳为实验组,即CTD-ILD组;总共收集结缔组织病患者39例,纳为对照组,即CTD组。采用ELISA双夹心抗体法检测KL-6、IL-17,将收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CTDILD组的血清KL-6、IL-17高于C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KL-6与DLCO%pred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 <0.05),IL-17与DLCO%pred不存在相关关系。(3)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显示:KL-6、IL-17对诊断CTD-ILD的AUC分别为0.902、0.656。结论 KL-6、IL-17可作为诊断CTD-ILD的指标,其中,KL-6的诊断价值高于IL-17。KL-6可作为评价肺弥散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而IL-17不能作为评价肺弥散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 / 白介素-17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兴许, 李梅华, 任朝凤, 王蔚平, 李丽, 柏媛, 张春梅, 蒋菁, 郑章敏, 周冬玉 KL-6、IL-17与CTD-ILD的相关性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0): 111-11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60KB)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