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及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张瀚予, 罗娟, 董明志, 陈杞殷, 张峰睿, 郭蕊, 童俊英, 缪应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0) : 36 -44.

PDF (847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0) : 36 -44.

英夫利西单抗及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66K)

摘要

目的 比较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及维得利珠单抗(vedolizumab,VDZ)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01月至2023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中重度UC并使用IFX/VDZ治疗的患者110例,其中IFX治疗组55例,VDZ治疗组55例。记录患者在治疗前(0周)及治疗14周、30周、54周的临床症状、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内镜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2种药物对于中重度UC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各项基线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IFX治疗组的炎症指标(WBC、PLT、ESR、CRP)水平在第14周高于VDZ治疗组,营养指标ALB水平在第30周低于VDZ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实验室指标在各随访节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FX治疗组及VDZ治疗组的临床应答率在治疗第14周(81.8%vs 85.5%)、第30周(80.8%vs 92.5%)及第54周(91.3%vs 90.0%)无显著差异(P> 0.05);临床缓解率在治疗第14周(41.8%vs 49.1%)、第30周(50.0%vs 67.5%)及第54周(65.2%vs 63.3%)无显著差异(P> 0.05);内镜应答率在治疗第14周(54.3%vs 72.2%)、第30周(41.2%vs 73.3%)及第54周(60.0%vs 75.0%)无显著差异(P> 0.05);内镜缓解率在治疗第14周(34.3%vs 55.6%)及第54周(53.3%vs 54.2%)无显著差异(P> 0.05),IFX治疗组的内镜缓解率在治疗第30周(23.5%vs 73.3%)低于VDZ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IFX治疗组与VDZ治疗组的失应答率在治疗14周至30周期间(7.3%vs 1.8%)无显著差异(P> 0.05),IFX治疗组的失应答率在治疗第30周至54周期间(16.4%vs 0)高于VDZ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IFX治疗组及VDZ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vs 5.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中重度UC的治疗中,IFX治疗组与VDZ治疗组在第14周、54周的临床应答率及临床缓解率、内镜应答率、内镜缓解率之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在第30周IFX治疗组的内镜缓解率低于VDZ治疗组;维持治疗过程中IFX治疗组的失应答率高于VDZ治疗组,提示IFX治疗组可能存在更高的远期耐药率;两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生物制剂 / 英夫利西单抗 / 维得利珠单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瀚予, 罗娟, 董明志, 陈杞殷, 张峰睿, 郭蕊, 童俊英, 缪应雷 英夫利西单抗及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0): 36-4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47KB)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