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黄霜, 陈素琴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2 ›› Issue (02) : 30 -35.

PDF (915KB)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2 ›› Issue (02) : 30 -35.

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936K)

摘要

目的:评估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同时检测在羊水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37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而行产前诊断的孕妇,知情同意后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SNP-array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核型分析、SNP-array技术和联合应用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11%、13.14%和14.70%。依据不同的指征分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NP-array的异常率,无创产前检测(NIPT)高危组最高,胎儿超声异常组次之。SNP-array全部检出核型分析发现的59例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SNP-array在30例核型分析漏诊的胎儿中检测出拷贝数异常(CNV);此外,SNP-array能够识别未知片段的来源。SNP-array检出的10例嵌合体,全部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核型分析异常而SNP-array漏检的有10例,其中8例为平衡异位或倒位,2例为嵌合体。联合分析检出异常的123例胎儿中,经过遗传咨询,79例家属选择终止妊娠,44例家属选择继续妊娠;选择继续妊娠的,44例顺利出生;这些出生的病例均随访至婴儿出生后1年,暂未发现与产前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结论: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SNP-array技术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

产前诊断 / 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 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技术 / 羊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霜, 陈素琴 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2(02): 30-3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15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