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涡识别技术的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研究

刘春烨, 王文娥, 周士越,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4, Vol. 56 ›› Issue (03) : 197 -207.

PDF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4, Vol. 56 ›› Issue (03) : 197 -207.

基于涡识别技术的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探究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观测微结构壁面的水流特性,分别对超疏水壁面和微沟槽壁面的流速发展、雷诺切应力变化及涡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引入流速的概念,对Omega(Ω)涡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新的ΩM涡识别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近壁面涡结构进行识别,提出液流涡密度定义,定量分析近壁处不同强度涡的分布,为研究微结构壁面减阻机理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边界层内流速由大到小分别为超疏水壁面、微沟槽壁面和光滑壁面,两种微结构壁面对数律层流速分布与光滑壁面相比明显外移,说明微结构壁面具有减阻效果;雷诺切应力随法向无量纲距离y+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其中,超疏水壁面雷诺切应力的最大值与其他壁面相比最小;采用ΩM方法对近壁处涡进行识别,发现近壁0.1倍水深内,两种微结构壁面上水流中涡结构以弱涡为主,在0.2倍水深内开始出现强涡;与光滑壁面相比,微结构壁面近壁处水流弱涡的涡密度增加,强涡的涡密度减小,说明微结构壁面抑制了水流中强涡的发展;在3种壁面中,微沟槽壁面的减阻率大于7.60%;超疏水壁面的弱涡涡密度大,强涡涡密度小,减阻效果最好,减阻率大于9.48%。微结构壁面可有效降低水流输运能耗、提高其输运效率。

关键词

超疏水壁面 / 沟槽壁面 / ΩM方法 / 涡密度 / 减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春烨, 王文娥, 周士越,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基于涡识别技术的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研究[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4, 56(03): 197-2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