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青年与老年HIV/AIDS患者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及抑郁的比较研究

李茂, 陈小雪, 刘宇, 华涵, 叶雨婷, 郎杰那么, 吕馨月, 王若兰, 陈润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4) : 334 -338.

PDF (1780KB)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4) : 334 -338.

泸州市青年与老年HIV/AIDS患者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及抑郁的比较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822K)

摘要

目的 分析泸州市青年与老年HIV/AIDS患者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和抑郁情况,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泸州市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HIV/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期间进行定额抽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青年组和老年组HIV/AIDS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以双侧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纳入青年和老年HIV/AIDS患者各160名。与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更多居住于农村(χ2=48.43,P <0.001),文化程度相对较低(χ2=132.39,P <0.001);整体污名化歧视得分较高(63.50分),组间污名化歧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患者社会支持显著低于老年患者(Z=-5.79,P <0.001),抑郁检出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χ2=31.25,P <0.001);污名化歧视与抑郁呈正相关(青年rs=0.166,P=0.035、老年rs=0.218,P=0.006),老年患者社会支持与污名化歧视呈负相关(rs=-0.166,P=0.036);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居住地农村是老年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OR=4.421,95%CI:1.154~16.943),污名化歧视是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青年OR=1.028,95%CI:1.002~1.056,老年OR=1.046,95%CI:1.004~1.088)。结论 社会各方需要持续给予HIV/AIDS患者支持,尤其是积极关注青年患者心理健康;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持续以消除污名化歧视为目标,筑牢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防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关键词

HIV/AIDS / 年龄 / 抑郁 / 污名化歧视 / 社会支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茂, 陈小雪, 刘宇, 华涵, 叶雨婷, 郎杰那么, 吕馨月, 王若兰, 陈润 泸州市青年与老年HIV/AIDS患者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及抑郁的比较研究[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34-33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80KB)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