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进展

敬婉逸, 刘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3) : 260 -265.

PDF (1615KB)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3) : 260 -265.

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53K)

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具有恶性潜能,学者们根据其危险程度提出了GIST的危险度分级。影像检查在评估GIST危险程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胃充盈超声、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X线钡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技术均可用于GIST危险程度分级。然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如何利用影像学手段在术前精准评估GIST的危险程度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 影像检查 / 危险程度分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敬婉逸, 刘健 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进展[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60-2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15KB)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