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

张勇, 周禹瑄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6) : 461 -465+470.

PDF (1742KB)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6) : 461 -465+470.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783K)

摘要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一种由神经损害或病变所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可引发多种下尿路症状,同时合并多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因素、感染性疾病和医源性因素。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点及难点问题。本文系统性地归纳了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采集、排尿日记、实验室检查、泌尿系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汇总了神经源性膀胱的疾病分型法,如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分型法、廖氏分型法、Madersbacher分型法、Krane-Siroky分型法和SALE分型法等;整理了临床现有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骶神经电刺激术;结合了国内外组织工程和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新方向。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 诊断 / 分型 / 治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勇, 周禹瑄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6): 461-465+47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42KB)

1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