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小阴茎的病因学、诊断评估和治疗进展

肖跃海, 李彦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6) : 494 -501.

PDF (1770KB)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6) : 494 -501.

先天性小阴茎的病因学、诊断评估和治疗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812K)

摘要

小阴茎是指阴茎外观结构正常,其拉伸长度小于同年龄组人群阴茎平均值减2.5倍标准差的异常短小阴茎。导致小阴茎的常见病因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功能障碍、雄激素合成和作用障碍、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引起的综合征、阴茎发育不良或缺如、母亲抗真菌药物或抗雄激素药物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影响、特发性小阴茎等。小阴茎患者常合并小睾丸、男性第二性征不足、成年后不育症、身材矮小等表现。对阴茎长度的精准规范评估应测量其拉伸长度。小阴茎患者应由多学科团队进行临床、遗传学和内分泌综合评估,在明确病因基础上,积极临床干预,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以期有效改善阴茎长度,提高生活质量。根据性激素作用于HPG轴环节的不同,可将药物治疗分为应用GnRH脉冲泵治疗的青春期全模拟方案、应用促性腺激素治疗的部分模拟方案及应用睾酮或双氢睾酮的终端模拟方案。但目前尚无针对小阴茎的诊治规范和专家共识,其最佳治疗时机、药物方案选择和最佳适应证等均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小阴茎 / 病因 / 诊断 / 治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肖跃海, 李彦锋 先天性小阴茎的病因学、诊断评估和治疗进展[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6): 494-50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70KB)

14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