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椎间融合器(3D printing act titanium cage,3D cage)和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poly ether ether ketone cage,PEEK 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单节段ACDF手术的117例患者,其中研究组(3D cage,n=57),对照组(PEEK cage,n=60)。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点(3月、1年、2年)的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影像学参数C2-7cobb角、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 SVA)、融合节段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结果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差异(P<0.001),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t=-3.481,P<0.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NDI评分随时间呈优化趋势(FJOA评分=1386.234,PJOA评分<0.01,FNDI评分=1500.343,PNDI评分<0.001),术后至术后2年都优于术前。C2-7cobb角在时间和cage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523,P=0.014),两组术后及术后3月的C2-7cobb角都大于术前,且术后的C2-7cobb角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的c SVA随时间存在变化趋势(F=70.153,P<0.001),术后及术后3月的c SVA小于术前。两组的DH随时间存在变化趋势(F=109.004,P<0.001),术后至末次随访的DH高于术前。术后3月研究组的融合率大于对照组(χ2=4.308,P=0.038),术后1年至末次随访两组的融合率无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病率不存在差异(χ2=0.052,P=0.820),均未发生需翻修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3D cage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促进术后3个月的早期融合,但两种融合器在2年随访期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3D打印
/
椎间融合器
/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
颈椎病
Key words
雷富豪, 汪琨翔, 杨涵翔, 林可心, 谢一舟, 李统, 余洋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应用3D cage与PEEK 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8(03): 275-280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