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当归-酸枣仁-茯神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董博华, 黄春元, 李学涛

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 ›› 2025, Vol. 2 ›› Issue (02) : 22 -28.

PDF (7078KB)
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 ›› 2025, Vol. 2 ›› Issue (02) : 22 -28.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当归-酸枣仁-茯神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7247K)

摘要

目的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获取核心组方的生物活性成分,根据ADEM分析,选择药物相似性(drug-likeness,DL)≥0.18和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为标准的成分收集为核心组方的生物活性成分,将鉴定出来生物活性成分相关的靶标,在Uniprot数据库中进行标准化。方法 通过PharmGKB、DisGeNET、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将核心组方活性成分的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核心潜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等多层次网络关联图。使用R软件中的相关数据包(enrichplot、clusterProfiler、ggplot2、Enrichplod、pathview)对交叉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计算相应的P值,并应用错误发现率校正。采用Schr?dinger分子对接软件用于测定配体-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 在满足筛选标准(OB≥30%,DL≥0.18)后,通过TCMSP检索,最终获得核心组方中3种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及靶点,同时还发现了52个与这些成分相关的靶标。对疾病靶点预测共检索到6535个与疾病相关的靶标。对核心组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的靶点与检索到的疾病靶点通过R软件绘制的Venn图获得了总共48个交叉靶标基因。从GO本体分析结果中获得832个GO项(P<0.05),包括638个生物过程GO项、60个细胞成分GO项、134个分子功能GO项。在KEGG分析中,以P<0.05为阈值,共获得86条信号通路。可以发现核心组方治疗疾病是多靶点、多途径的。结论 通过分析当归-酸枣仁-茯神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及其相关成分-靶点网络效应图,为其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网络支持,也为后期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失眠 / 网络药理学 / 靶点 / 分子对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董博华, 黄春元, 李学涛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当归-酸枣仁-茯神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J]. 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 2025, 2(02): 22-2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078KB)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