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底吸泥道路底基层材料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

罗齐鸣, 王子雄, 董祎挈, 臧濛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38 ›› Issue (03) : 249 -256.

PDF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38 ›› Issue (03) : 249 -256.

江底吸泥道路底基层材料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利用矿渣和燃煤灰渣对深层江底泥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新型的道路底基层材料,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矿物结构组成分析、孔隙结构、光电子能谱综合分析材料的宏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材料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4.0 MPa,胶凝材料最优配比质量分数为:矿渣63%、燃煤灰渣21%、激发剂14%、活化剂2%;材料矿物组成中以石英、斜方钙沸石为主;孔隙结构满足Ⅳ型等温线、H3型滞回环形式,最大吸附量40.52 cm3/g,并生成了Si O2(Al2O32.1、Si O2(Al2O30.55、Ca Si O3和Ca CO3等物质,从而对强度增强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性活化可有效提升江底吸泥的化学活性,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道路底基层材料的最低强度限值要求,可作为道路底基层填料使用。

关键词

江底吸泥 / 道路材料 / 固化 / 抗压强度 / 微观结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罗齐鸣, 王子雄, 董祎挈, 臧濛 江底吸泥道路底基层材料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J].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38(03): 249-25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