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信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解析

牛继强, 张一丹, 刘晓咏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38 ›› Issue (01) : 1 -7.

PDF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38 ›› Issue (01) : 1 -7.

2015—2020年信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解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基于2015—2020年信阳市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和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数据,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臭氧的污染特征及不同季节的潜在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年信阳市臭氧年均浓度先增加后降低,2018年达到峰值(110.6μg/m3),且臭氧超标率在2019年达到峰值(58.68%),臭氧污染整体加重。信阳市臭氧浓度的月变化为“M”型,峰值在5月和9月。但信阳市臭氧浓度季节平均值在春季最高,达125.2μg/m3。短支气团对信阳市四季的臭氧浓度增加的贡献最大。整体上,武汉市及周边城市对信阳市臭氧污染浓度的贡献度较大。信阳市臭氧浓度的PSCF和CWT结果均在春季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且权重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F)与加权浓度权重轨迹值(WCWT)最大,秋冬范围最窄且值最低。

关键词

臭氧污染 / 潜在源贡献因子 / 浓度权重轨迹 / 信阳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牛继强, 张一丹, 刘晓咏 2015—2020年信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解析[J].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38(01): 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