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处理温度对其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影响

吴梦鸽, 楚占营, 孟波, 叶子弘, 翟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5) : 9 -18.

PDF (5051KB)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5) : 9 -18.

外泌体处理温度对其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171K)

摘要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在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药物靶点发现及功能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外泌体和蛋白质均被公认为是极易受处理温度变化影响的研究对象,然而以往研究通常将基于不同富集策略得到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差异直接归因于不同富集方法的富集选择性和富集效率的不同,关于外泌体富集处理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影响尚未充分讨论.为探究样本处理温度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在4, 25, 37, 45, 60和90℃6种温度条件下分别处理外泌体样本1 h,随后系统分析了样本外泌体的形貌特征、颗粒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蛋白质表征含量变化以及蛋白质组学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的外泌体在形貌和粒径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随着温度升高,外泌体颗粒的浓度显著下降.当温度超过45℃时,外泌体标志性蛋白TSG101的表征含量显著下降,而外泌体特征膜蛋白CD9的表征含量则显著上升.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4, 25和37℃下处理的外泌体样本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而45℃及以上温度处理的样本则表现出48种蛋白的显著差异.综上,在进行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潜在影响,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重现性与可比性.

关键词

外泌体蛋白质组 / 温度 / 质谱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梦鸽, 楚占营, 孟波, 叶子弘, 翟睿 外泌体处理温度对其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5, 46(05): 9-1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051KB)

3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