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手术(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二尖瓣手术的141例患者数据,将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42例)和传统手术组(99例)。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得到82例患者(每组41例),收集并对比了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住院死亡率等数据。结果: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前患者性别、年龄、纽约心功能分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方式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同期行房颤消融术[11(26.2) vs. 26(26.2),P=0.583]。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4(33.3) vs. 39(39.4),P=0.3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瓣阻断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122±48) min vs.(91±50) min,P=0.031],体外循环时间微创手术组也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180±73) min vs.(136±72) min,P=0.033]。术后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18.6(12.0,36.2) h vs. 24.0(15.5,33.1) h,P=0.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1级,3(7.1) vs. 7(7.1),2级,0(0) vs. 2(2),3级,1(2.4) vs. 9(9.1),P=0.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使用人工血液透析比较[1(2.4) vs. 4(4),P=0.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输血量,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80,240) mL vs. 400(200,600) mL,P=0.002]。2组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 vs. 2(2),P=0.66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在一般特征(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时间[(165±73) min vs.(122±74) min,P=0.053]和主动脉阻断时间[(119±48) min vs.(98±52) min,P=0.073]微创手术组比传统手术组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输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120(80,240) mL vs. 400(200,600) mL,P<0.001]。在住院30 d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人工血液透析需求等)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辅助二尖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近期临床效果上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尽管微创手术的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但其术后输血需求较低,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二尖瓣手术
/
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
/
临床效果
Key words
唐黎, 赵旭, 陈灏, 吴洪坤, 罗永金, 何勇
胸腔镜辅助二尖瓣手术近期临床结果单中心趋向性评分匹配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6): 828-833 DOI:10.13406/j.cnki.cyxb.00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