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防效研究

郭瑞峰, 沈冲, 李必萌, 杜辰明, 李奇岩, 王奥, 崔轻舟, 王永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1) : 1 -9.

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6 ›› Issue (01) : 1 -9. DOI: 10.12171/j.1000-1522.20220411

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防效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和施药技术对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林间控制效果,探讨黄栌枯萎病有效防控措施,旨在保障北京地区黄栌健康和红叶景观安全。【方法】选择枯草芽孢杆菌、50%嘧菌酯、156 g/L丙环唑、50%多菌灵和45%咪鲜胺等5种药剂,采用灌根、树干注射和两者相结合的施药方式,共设置12个处理,对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开展林间防治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各处理在2021—2022年间黄栌枯萎病病情指数,得出当年防治效果最好的施药组合是灌根丙环唑结合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校正病情指数为5,防治效果达到88%。并且,该组合中有26.67%植株保持健康,健康植株数量最多。第2年5月病情指数最低的施药组合是灌根枯草芽孢杆菌结合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健康植株数量最多,且往年重度发病样树均转为无病或轻度发病,病情指数仅有3.33。其他施药方式和药剂组合均在不同程度上缓解黄栌枯萎病的发生,但是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灌根丙环唑和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组合防治效果最佳,灌根枯草芽孢杆菌结合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组合在感病治疗及防治效果方面均表现良好,两者均可作为黄栌枯萎病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

灌根 / 树干注射 / 化学防治 / 黄栌枯萎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瑞峰, 沈冲, 李必萌, 杜辰明, 李奇岩, 王奥, 崔轻舟, 王永林 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防效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01): 1-9 DOI:10.12171/j.1000-1522.202204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