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棒盘孢菌对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剂的敏感性

唐秀丽, 杨建敏, 冯军, 石瑛, 燕平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66 -78.

PDF (6393KB)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66 -78.

杨棒盘孢菌对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剂的敏感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545K)

摘要

【目的】杨棒盘孢菌引起的灰斑病是杨树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测定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旨在为筛选高效杀菌剂及复配药剂,防治杨树灰斑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杨棒盘孢菌对5种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戊唑醇、百菌清、咪鲜胺)和3类复配剂(戊唑醇+百菌清、多菌灵+百菌清、多菌灵+咪鲜胺)的敏感性,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药剂作用后病菌菌丝和孢子萌发的形态变化。【结果】5种杀菌剂中,戊唑醇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0.025μg/mL),多菌灵次之(EC50为0.048μg/mL)。百菌清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95.13μg/mL),咪鲜胺次之(EC50为100.67μg/mL)。复配剂中,多菌灵∶咪鲜胺(4∶1)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0.038μg/mL,共毒系数(CCT)值150.75,两者表现为增效作用;戊唑醇∶百菌清(1∶4)对分生孢子萌发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132.31μg/mL),CCT值83.72,两者表现为相加作用。显微观察显示,戊唑醇处理后,菌丝生长缓慢、表面粗糙,分支处膨大,不产孢;分生孢子不萌发或出现分支,芽管从孢子顶端、基部或中间多个部位产生,顶端轻微肿胀且不伸长。【结论】戊唑醇搭配百菌清或咪鲜胺,多菌灵∶咪鲜胺(4∶1)搭配百菌清或咪鲜胺使用是防治杨树灰斑病的推荐方案,药剂间应交叉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

杨棒盘孢菌 / 杀菌剂 / 敏感性 / 复配剂 / 增效 / 灰斑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秀丽, 杨建敏, 冯军, 石瑛, 燕平梅 杨棒盘孢菌对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剂的敏感性[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5, 47(02): 66-7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393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