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和糖萼素指数在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

李光一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2) : 148 -151.

PDF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2) : 148 -151. DOI: 10.16068/j.1000-1824.2024.02.016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和糖萼素指数在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和糖萼素指数(GCI)评估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3例纳入病例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指南进行TP诊断和分级;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肝硬化严重程度判断采用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级.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GC水平,并计算GCI;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输出参数IPF;分析IPF和GCI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和T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肝硬化患者的IPF和GCI均显著升高(P<0.001),而GC浓度显著降低(P=0.002). IPF和GCI在TP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且GCI随着Child-Pugh分级增高而升高(P=0.013).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CI与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0,P=0.004),与HBV-DNA载量亦相关(r=0.222,P=0.044).[结论]IPF和GCI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TP分级相关,可应用于评估疾病进程.

关键词

肝硬化 / 血小板减少症 /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 / 糖萼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光一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和糖萼素指数在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4, 47(02): 148-151 DOI:10.16068/j.1000-1824.2024.02.01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