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盆地南部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

贾慧敏, 胡秋嘉, 张聪, 李可心, 何珊, 桑广杰, 李俊, 刘春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1) : 149 -160+185.

PDF (2017KB)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1) : 149 -160+185. DOI: 10.13247/j.cnki.jcumt.20240374

宁武盆地南部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064K)

摘要

为明确宁武盆地南部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潜力,文章以宁武盆地南部宁武南区块9#煤为研究对象,基于评价井取芯测试数据、测井及压裂数据以及生产动态数据,通过与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开展同等埋深条件下储层关键参数对比,明确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储层典型特征,并基于研究区埋藏史和热演化史阐释了储层特征形成机理,最后基于现场开发实践提出了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开发对策.结果表明:与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相比,研究区具有煤岩热演化程度低(Ro, max平均值仅为1.10%)、含气量低、含气饱和度低、地温梯度低(DT平均值为1.51℃/hm,仅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的1/2)、水动力条件强(日产水量达到40~450 m3以上)“四低一强”的储层特征;研究区古地温梯度低,且在燕山运动早中期经历较大幅度抬升,导致煤岩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进而导致其生气量相对较低且充注孔隙半径相对较大,储层自封闭能力弱,同时叠加水动力条件强,气体逸散量大,导致研究区含气量相对较低;含气量低且现今地温梯度低,二者叠加导致含气饱和度相对较低;由于研究区具有“四低一强”的储层特征,其深部煤层气开发难度大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现场实践表明,直井开发适应性差,水平井多段多簇压裂有望实现效益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井产水量最高达到450 m3/d以上难以实现有效降压,需要进一步优化钻井及压裂参数实现控水降压.

关键词

宁武盆地 / 宁武南区块 / 深部煤层气 / 储层特征 / 开发效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贾慧敏, 胡秋嘉, 张聪, 李可心, 何珊, 桑广杰, 李俊, 刘春春 宁武盆地南部深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5, 54(01): 149-160+185 DOI:10.13247/j.cnki.jcumt.2024037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17KB)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