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DMDAAC)设计合成及其对微细高岭石颗粒絮凝性能研究

王陆军, 闵凡飞, NGUYEN A V, 宋畅, 孙康康, 胡尚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2) : 458 -470.

PDF (23476KB)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25, Vol. 54 ›› Issue (02) : 458 -470. DOI: 10.13247/j.cnki.jcumt.20240412

P(AM-DMDAAC)设计合成及其对微细高岭石颗粒絮凝性能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4038K)

摘要

为实现煤泥水等尾矿水中微细黏土矿物颗粒的高效絮凝,以微细高岭石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不同阳离子单体絮凝剂在高岭石(001)面吸附性能的差异,并优选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最佳阳离子聚合单体,采用超声辅助自由基共聚法制备聚合物P(AM-DMDAAC),简称为PDA.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条件,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条件下PDA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PDA能够降低高岭石(001)面水分子密度,并削弱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提升对微细高岭石悬浮液的絮凝效果.超声时间和引发剂用量对PDA的性能有高度显著影响,且超声时间>二者间交互作用>引发剂用量.FTIR和1H NMR结果表明聚合物PDA被成功制备,最佳合成条件为超声时间25 min,引发剂用量700μL.TGA表明PDA在室温下稳定不易分解,SEM观测到PDA具有多孔和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在离子浓度低于0.1 mol/L范围内,金属阳离子通过电中和作用促进高岭石颗粒形成微聚体,缩短絮团的形成时间并增强絮团的密实性,从而协同增强PDA的絮凝性能,效果顺序为AlCl3>MgCl2>NaCl.研究结果可以丰富絮凝理论和指导新型絮凝剂的设计合成.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 絮凝剂 / 正交试验 / 超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陆军, 闵凡飞, NGUYEN A V, 宋畅, 孙康康, 胡尚玉 P(AM-DMDAAC)设计合成及其对微细高岭石颗粒絮凝性能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5, 54(02): 458-470 DOI:10.13247/j.cnki.jcumt.2024041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3476KB)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