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超压发育特征及成因

王冰洁 , 王德英 , 郭涛 , 王鑫 , 惠冠洲 , 薛明旺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5) : 1832 -1843.

PDF (5129KB)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5) : 1832 -1843. DOI: 10.3799/dqkx.2021.254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超压发育特征及成因

作者信息 +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Overpressure in South of Liaozhong Depression,Bohai Bay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251K)

摘要

针对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古近系地层超压成因问题,通过对多种地质资料和研究方法综合应用,提出生烃作用是超压形成的主要机制,在局部地区(W-D构造)存在欠压实和生烃作用叠加形成的超压.主要证据如下:(1)测井曲线除W-D构造外,普遍不具备欠压实地层高孔隙度和低密度的典型特征;(2)沉积背景分析由欠压实作用形成超压的顶面深度与实际不符;(3)超压顶面发育在大套泥岩段内部,深度变化范围较大(2 200~3 100 m),与烃源岩生烃顶面基本一致;(4)地层有效应力和速度及密度关系表明,超压点均落在“卸载”曲线上,为生烃超压的特征;(5)超压段地层现今处于大量生烃阶段,持续为超压形成提供保证;(6)欠压实作用和生烃作用叠加形成的超压,导致了地层的高孔隙度和低密度,也使地层有效应力与地层速度和密度关系曲线表现出“卸载”现象.

关键词

沉积 / 生烃作用 / 欠压实作用 / 超压成因 / 辽中凹陷南洼 / 渤海湾盆地 / 石油地质.

Key words

deposition / hydrocarbon generation / disequilibrium / origin of overpressure / the south sag of Liaozhong depression / Bohai Bay basin / petroleum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冰洁, 王德英, 郭涛, 王鑫, 惠冠洲, 薛明旺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超压发育特征及成因[J]. 地球科学, 2024, 49(05): 1832-1843 DOI:10.3799/dqkx.2021.25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2-006)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129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