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洞穴细菌群落的生境特异性及其潜在功能:以广西桂林盘龙洞为例

曾智霖 , 程晓钰 , 王红梅 , 曹静 , 杨梓琪 , 刘晓燕 , 王昳衡 , 李璐 , 苏春田 , 黄奇波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12) : 4711 -4726.

PDF (6190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12) : 4711 -4726. DOI: 10.3799/dqkx.2022.068

喀斯特洞穴细菌群落的生境特异性及其潜在功能:以广西桂林盘龙洞为例

作者信息 +

Niche Specificity and Potential Functi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Karst Caves as Exampled by Panlong Cave in Guilin City, Guangxi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337K)

摘要

开展岩溶洞穴不同生境微生物与环境因子间的研究,对阐明深部生物圈微生物的多样性、潜在功能及环境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桂林盘龙洞为例,通过对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系统研究了洞穴7种小生境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是驱动盘龙洞细菌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潜在生态功能均具有生境特异性,不同生境具有独有的细菌指示类群.滴水、干燥石笋表面生物膜、湿润石笋表面生物膜3个生境与洞穴氮循环密切相关,风化结皮、沉积物、岩壁3个生境与洞穴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关系紧密.此外,洞穴细菌通过密切的代谢交换形成协作的正相关关系,暗示着微生物在洞穴这一极端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 地下生物圈 / 碳固定 / 氮循环 / 共现网络 / 地质微生物

Key words

karst cave / subsurface biosphere / carbon fixation / nitrogen cycle / co-occurrence network / geomicrobi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曾智霖, 程晓钰, 王红梅, 曹静, 杨梓琪, 刘晓燕, 王昳衡, 李璐, 苏春田, 黄奇波 喀斯特洞穴细菌群落的生境特异性及其潜在功能:以广西桂林盘龙洞为例[J]. 地球科学, 2023, 48(12): 4711-4726 DOI:10.3799/dqkx.2022.06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951208)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02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343)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190KB)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