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地区大隆组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丁江辉 , 孙金声 , 张金川 , 杨向同 , 石刚 , 王如意 , 黄波 , 李会丽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1) : 235 -251.

PDF (6558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1) : 235 -251. DOI: 10.3799/dqkx.2022.140

皖南地区大隆组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信息 +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iomarker for the Upper Permian Dalong Formation Shale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714K)

摘要

为阐明下扬子皖南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特征,通过对港地1井岩心进行取样,开展了大隆组页岩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氩离子抛光‒扫面电镜观察、矿物组成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皖南地区大隆组页岩TOC含量为1.18%~4.35%,干酪根以Ⅰ型为主,少数为Ⅱ1型,R o介于1.15%~1.29%,反映大隆组页岩整体处于成熟的生油气阶段.饱和烃气相色谱图呈典型的单峰型分布,正构烷烃主峰碳数分布在nC18~nC22之间,nC25+高碳数正构烷烃含量较低.规则甾烷的丰度整体上表现为C27≈C29>C28,属于V型分布,且高、低碳数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相差较大(3.0‰~5.6‰),略高于单一来源的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的δ13C变化(一般小于1.6‰),反映大隆组页岩有机质主体来源于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局部存在陆源高等植物.TOC与TS的相关性、Pr/Ph比值、Pr/nC17-Ph/nC18图解共同指示皖南地区大隆组页岩形成于缺氧‒贫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

关键词

黑色页岩 / 生物标志化合物 / 有机质来源 / 沉积环境 / 大隆组 / 皖南地区 / 石油地质学

Key words

black shale / biomarker / organic matter source /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 Dalong Formation /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 petroleum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丁江辉, 孙金声, 张金川, 杨向同, 石刚, 王如意, 黄波, 李会丽 皖南地区大隆组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 2023, 48(01): 235-251 DOI:10.3799/dqkx.2022.14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国石油集团“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2021DJ4504)

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项目(2020F-50;2021ZZ1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27801)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558KB)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