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洪水河地区三叠纪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及其对古特提斯造山作用的启示
李福睿 , 熊富浩 , 马昌前 , 赵涵 , 龚婷婷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2) : 639 -655.
东昆仑洪水河地区三叠纪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及其对古特提斯造山作用的启示
Petrogenesis of Triassic Hongshuihe Granitoids in East Kunlun: 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Tethyan Orogeny
东昆仑三叠纪岩浆岩的是研究古特提斯造山作用过程的重要探针. 对东昆仑洪水河地区花岗岩类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 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洪水河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43.0 Ma±3.3 Ma和244.0 Ma±3.1 Ma. 两类岩石均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但花岗闪长岩具有较低的Na2O/K2O比值(0.78~0.96)和较高的Mg#(42~45). 岩石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且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εNd(t=243)=-6.53~-4.99,I sr=0.706 871~0.709 126]. 综合分析表明,洪水河地区三叠纪花岗岩类形成于古特提斯洋壳俯冲的陆缘弧环境,岩浆起源于中元代变质杂砂岩的部分熔融,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研究揭示,古老大陆地壳的重熔与一定量的壳幔混合作用是东昆仑中三叠世大陆地壳的主要演化方式.
东昆仑 / 中三叠世 / 古特提斯 / 花岗岩类 / 岩石成因 / 岩石学
East Kunlun / Middle Triassic / Paleo-Tethyan / granitoid / petrogenesis / petrolog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