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转换与原型盆地构造格局

周瑶琪 , 张悦 , 周腾飞 , 商跃瀚 , 李孙义 , 白冰洋 , 陈扬 , 穆宏玉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4) : 1461 -1480.

PDF (13091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4) : 1461 -1480. DOI: 10.3799/dqkx.2022.174

黄海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转换与原型盆地构造格局

作者信息 +

Tectonic Transition of the Late-Mesozoic Yellow Sea and Adjacent Region and Its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Proto-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404K)

摘要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回卷(rollback)及俯冲方向的转变对中国黄海及邻近地区盆地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地震剖面等,对比分析不同盆地间沉积充填历史,识别出不同时期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和主要构造变形样式,对主要断裂进行界定,为关键时间节点提供证据,并恢复了侏罗纪-白垩纪的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背景下,受郯庐断裂带F1和朝鲜半岛西部断裂带F2两个主控断裂带共同的控制作用,盆地经历了多期“伸展”和“挤压”的构造应力场的转变,性质各不相同;(2)构造演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莱阳期近南北向拉伸,发育被动裂谷;125±1 Ma阶段,热隆挤压造成轻微构造反转,形成隆起区的角度不整合;青山期近东西向滑脱伸展形成主动裂谷性质的火山弧盆;87.5±2.5 Ma挤压阶段,经历了大规模左旋走滑,形成区域角度不整合;王氏期热沉降,形成带走滑拉分性质的大面积坳陷;50±5 Ma挤压阶段,主要在F1、F2断裂经历右旋走滑;(3)估算了挤压阶段的走滑量,对伸展阶段的伸展率、沉降率进行了计算.首次恢复了中国黄海及邻近地区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幕演化之前的构造格局和盆地原型,并解释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黄海及邻区构造格局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

中生代 / 莱阳期 / 青山期 / 王氏期 / 裂谷盆地 /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中国黄海 / 构造地质学

Key words

Mesozoic Era / Layang period / Qingshan period / Wang period / rift basin / 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 The Chinese Yellow Sea / structural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瑶琪, 张悦, 周腾飞, 商跃瀚, 李孙义, 白冰洋, 陈扬, 穆宏玉 黄海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转换与原型盆地构造格局[J]. 地球科学, 2023, 48(04): 1461-1480 DOI:10.3799/dqkx.2022.17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创新工程(2017CXGC16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020732)

中国石化科技部独立课题(P200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9CX05004A)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091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