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非构造裂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曾维特 , 丁文龙 , 张金川 , 林拓 , 久凯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7) : 2652 -2664.

PDF (6094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7) : 2652 -2664. DOI: 10.3799/dqkx.2022.257

渝东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非构造裂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作者信息 +

Non-Tectonic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Paleozoic Shale in Southeast Chongqing and North Guizhou Area (South China)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239K)

摘要

天然非构造裂缝是页岩气的重要储集空间,但目前针对非构造缝形成机理、控制因素及发育特征的研究不足.对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岩心非构造裂缝进行观察描述,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识别页岩非构造裂缝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结合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热演化程度、生烃史、粘土矿物含量、水体古盐度和成岩作用,分析各主控因素对非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渝东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非构造裂缝发育程度较高,主要类型包括成岩收缩缝、溶蚀缝和异常高压缝,其在纵向上切穿深度较浅,形态不规则,微观结构呈丝缕状、卷曲片状,缝宽一般10~500 nm,最大可超过1 μm,延伸性和连通性较好,可改善页岩的储渗性能.牛蹄塘组下部和龙马溪组下部的深水陆棚相发育大量的水平层理,是非构造缝发育的有利相带.欠压实增压和生烃增压可产生大规模超压裂缝,埋藏早期欠压实为地层超压的主因,生烃增压与热演化深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可释放有机酸促进次生溶蚀缝发育;当构造运动的破坏调整作用使异常超压释放,超压裂缝随之萎缩甚至闭合.下古生界页岩在中等古盐度水体环境中发育,其高粘土含量有利于成岩收缩缝的形成.龙马溪组页岩处于中成岩晚期,随着蒙脱石不断向伊利石转化,成岩收缩缝已接近最大值.牛蹄塘组页岩属于晚成岩期,成岩收缩缝形成速率减缓,其体积已接近或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页岩 / 非构造裂缝 / 主控因素 / 下古生界 / 渝东南‒黔北 / 石油地质学

Key words

shale / non-tectonic fracture / controlling factor / Lower Paleozoic / Southeast Chongqing and North Guizhou / petroleum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曾维特, 丁文龙, 张金川, 林拓, 久凯 渝东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非构造裂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J]. 地球科学, 2023, 48(07): 2652-2664 DOI:10.3799/dqkx.2022.25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海南省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ZZ[2020]2019256-0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1QN369)

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项目(QCXM202008)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094KB)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