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进展

李宗省 , 张百娟 , 冯起 , 桂娟 , 张百婷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1156 -1178.

PDF (3783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1156 -1178. DOI: 10.3799/dqkx.2022.264

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 Review of Isotope Ecohydrology in the Cold Regions of Western China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873K)

摘要

我国西部高寒山区是亚洲水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随着环境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成熟,稳定同位素技术已成为集示踪、整合和指示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技术.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表明西部高寒山区大气降水线为δD=7.44δ18O+5.23(R 2=0.86).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从南向北呈现增加趋势,而降水量效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研究区水汽来源复杂,当温度效应小于0时,水汽来源由西南季风主导;温度效应为0~0.3时,水汽来源由西南季风和西风共同主导;温度效应大于0.3时,水汽来源由西风主导.不同水体受水源补给、环境作用等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使得各水体稳定同位素局地蒸发线的斜率大小依次为: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西部高寒山区降水中δ18O海拔效应为-1.3‰/100m,河水δ18O海拔效应为-0.17‰/100m.研究区植被水分来源主要是土壤水,对水分的利用率与植被类型及区域环境密切相关.水汽再循环已成为区域降水水汽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纵深推进,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的西部高寒山区,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过程正在发生深刻而又剧烈的改变,已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为寒区同位素生态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未来亟需从观测、采样、模型和理论4个方面全面创新.

关键词

高寒山区 / 稳定同位素 / 环境效应 / 生态水文 / 环境保护

Key words

mountainous alpine / stable isotopes / environmental effects / eco-hydrolog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宗省, 张百娟, 冯起, 桂娟, 张百婷 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 2023, 48(03): 1156-1178 DOI:10.3799/dqkx.2022.26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A2059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020YFA06077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专题(2019QZKK0405)

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JCTD-2022-18)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专项

甘肃省创新群体项目(20JR10RA038)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783KB)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