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邢地区白涧铁矿蚀变矿物红外光谱分析及找矿研究

成嘉伟 , 刘新星 , 张娟 , 卢克轩 , 王瑛雪 , 杨俊峰 , 邱佳炜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4) : 1551 -1567.

PDF (12684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4) : 1551 -1567. DOI: 10.3799/dqkx.2022.303

河北邯邢地区白涧铁矿蚀变矿物红外光谱分析及找矿研究

作者信息 +

Infrared Spectral Analysis and Prospecting of Alteration Minerals of Baijian Skarn-Type Iron Deposit in Han-Xing Area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2987K)

摘要

邯邢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矿集区之一,随着找矿深度的增加,传统的勘查手段找矿效果并不理想,亟需新的方法和理念来指导进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利用红外光谱技术(SWIR+TIR)快速厘定岩心内矿物类型、相对丰度和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主要蚀变矿物波谱参数变化规律,确定与成矿相关的信息. 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解译出二十余种矿物并划分出5个蚀变带,自岩体向围岩依次为绢云母-贫铁/铁镁绿泥石-方解石-钠长石带(蚀变带Ⅰ),贫铁绿泥石-蛇纹石-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金云母带(蚀变带Ⅱ),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带(蚀变带Ⅲ),绢云母-伊利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带(蚀变带Ⅳ),绢云母-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带(蚀变带Ⅴ). 研究发现,越靠近矿化富集区域,绿泥石Fe-OH2250Pos、白云石6.45 μmPos和11.2 μmPos呈现降低的趋势;绢云母族矿物Al-OH2200FWHM的降低和高岭石族矿物Al-OH2170-IC的增大均指向更高温的流体环境.低Fe-OH2250Pos的绿泥石(<2 245 nm)、低6.45 μmPos(<6 440 nm)且低11.2 μmPos(<11 250 nm)的白云石是白涧矿区有效的找矿标志;绢云母Al-OH2200FWHM的降低(30→22)和高岭石Al-OH2170-IC的增大(0.2→2.8)能判断深部是否存在矿化系统.以上成果为白涧矿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邯邢地区同类型矿床找矿工作提供新方法.

关键词

红外光谱技术 / 矽卡岩型铁矿 / 蚀变矿物 / 邯邢地区 / 地球物理

Key words

infrared spectroscopy / skarn-type iron deposit / altered mineral / Han-Xing area / geophysic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成嘉伟, 刘新星, 张娟, 卢克轩, 王瑛雪, 杨俊峰, 邱佳炜 河北邯邢地区白涧铁矿蚀变矿物红外光谱分析及找矿研究[J]. 地球科学, 2023, 48(04): 1551-1567 DOI:10.3799/dqkx.2022.3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35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1YFC2900100)

河北地质大学博士启动基金(BQ2017012)

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SS2022017)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684KB)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