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高温热泉中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成因

宋泓禹 , 郭清海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946 -957.

PDF (1644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946 -957. DOI: 10.3799/dqkx.2022.310

典型高温热泉中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成因

作者信息 +

The Morphological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Genesis of Antimony in Typical High-Temperature Hot Spring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82K)

摘要

锑为典型有害元素,地热成因锑是天然水环境中溶解态锑的重要来源,富锑热泉排泄的负面环境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在藏南和滇西选择典型地热区,分析了热泉中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成因.总体上,研究区排泄的地热水具有远高于天然水环境背景值的锑含量,最高可达2 128.7 μg/L.水文地球化学计算表明热泉中锑的主要存在形态为锑酸盐和亚锑酸盐,但部分热泉样品中硫代锑占总锑百分比可高达35%.硫化物浓度、S(-Ⅱ)/Sb摩尔比,以及砷锑之间的竞争巯基化作用是影响热泉中硫代锑含量的关键因素.在本研究所涉及地热系统中,西藏玛旁雍错曲色涌巴、门士、莫落江为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其地热水中锑源自高温条件下热储围岩淋滤和作为热源的岩浆房所释出流体的输入,西藏曲卓木、朗久与云南邦腊掌则属于非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其热泉中的锑主要来源于地热水‒围岩矿物相互作用.

关键词

热泉 / / 硫代锑 / 水‒岩相互作用 / 岩浆流体输入 / 地球化学

Key words

hot springs / antimony / thioantimony / water-rock interactions / magmatic fluid input / geochemistr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宋泓禹, 郭清海 典型高温热泉中锑的形态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成因[J]. 地球科学, 2023, 48(03): 946-957 DOI:10.3799/dqkx.2022.31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278;42111530023)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44KB)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