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大气氮湿沉降时空变化特征

赵越 , 李宗省 , 李中平 , 张百娟 , 崔乔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1179 -1194.

PDF (8064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1179 -1194. DOI: 10.3799/dqkx.2022.319

长江源区大气氮湿沉降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信息 +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et Deposition of Nitroge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257K)

摘要

长江源区作为亚洲第一长河的发源地,探究其氮沉降特征,对于保护我国水源地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野外采样、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氮源分析及后向轨迹模型判断氮沉降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2016年4月-2018年7月,NO2 --N、NO3 --N、NH4 +-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1 mg/L、2.45 mg/L、1.30 mg/L;NO2 --N、NO3 --N、NH4 +-N的平均沉降量分别为0.02 kg/hm2、0.09 kg/hm2、0.30 kg/hm2.曲麻莱氮浓度占源区比重最高,沱沱河次之,直门达最小,且春、夏季氮沉降量高于秋、冬季.(2)氮沉降浓度与降水量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沉降量与降水量之间呈正向幂函数关系;NO2 --N、NO3 --N沉降量与温度呈负相关性,NH4 +-N与温度呈正相关性.(3)长江源区夏季NH4 +-N沉降增加主要源于牧民放牧,冬季NO x --N沉降增加主要源于煤炭燃烧,且污染物传递还受到西风环流及局地环流影响,境外来源更多集中在西亚地区.

关键词

长江源区 / 氮沉降 / 大气降水 / 大气化学 / 生态学

Key words

the source region of Yangtze River / nitrogen deposition /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 atmospheric chemistry / ec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赵越, 李宗省, 李中平, 张百娟, 崔乔 长江源区大气氮湿沉降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球科学, 2023, 48(03): 1179-1194 DOI:10.3799/dqkx.2022.31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187)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专题(2019QZKK0405)

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JCTD-2022-1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020YFA0607702)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专项

甘肃省创新群体项目(20JR10RA038)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064KB)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