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大气氮湿沉降时空变化特征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et Deposition of Nitroge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长江源区作为亚洲第一长河的发源地,探究其氮沉降特征,对于保护我国水源地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野外采样、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氮源分析及后向轨迹模型判断氮沉降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2016年4月-2018年7月,NO2 --N、NO3 --N、NH4 +-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1 mg/L、2.45 mg/L、1.30 mg/L;NO2 --N、NO3 --N、NH4 +-N的平均沉降量分别为0.02 kg/hm2、0.09 kg/hm2、0.30 kg/hm2.曲麻莱氮浓度占源区比重最高,沱沱河次之,直门达最小,且春、夏季氮沉降量高于秋、冬季.(2)氮沉降浓度与降水量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沉降量与降水量之间呈正向幂函数关系;NO2 --N、NO3 --N沉降量与温度呈负相关性,NH4 +-N与温度呈正相关性.(3)长江源区夏季NH4 +-N沉降增加主要源于牧民放牧,冬季NO x --N沉降增加主要源于煤炭燃烧,且污染物传递还受到西风环流及局地环流影响,境外来源更多集中在西亚地区.
长江源区 / 氮沉降 / 大气降水 / 大气化学 / 生态学
the source region of Yangtze River / nitrogen deposition /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 atmospheric chemistry / ecolog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