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砂箱构造物理模拟

马德龙 , 王宏斌 , 张希晨 , 何登发 , 凡睿 , 王彦君 , 黄林军 , 崔键 , 刘文强 , 杨秀磊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4) : 1307 -1320.

PDF (5453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4) : 1307 -1320. DOI: 10.3799/dqkx.2022.423

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砂箱构造物理模拟

作者信息 +

Analogue Modeling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Tongnanba Anticline in Mesozoic and Cenozoic, NE Sichuan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583K)

摘要

通南巴背斜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紧邻北部米仓山和东北部大巴山两大造山带,开展通南巴背斜与不同造山带、川东北先存古隆起的时空耦合关系物理模拟研究,对于约束周缘造山带的构造变形时间和区域构造变形时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川东北油气勘探也有指导作用.初始模型中,设计了北部推板和东北部推板分别代表米仓山和大巴山造山带的活动;下部硅胶层和上部石英砂层分别代表三叠系底部膏盐岩和上覆砂岩为主的碎屑岩;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川东北古生代隆起被逐渐接受,在模型底部用橡皮泥预制条带状构造代表古隆起.实验结果表明,北部推板挤压过程形成的速度场快速传递到橡皮泥(代表先存古隆起)之上的石英砂中,形成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东北部推板挤压过程形成的弧形构造带呈北西向展布,叠加在早期北东向构造上.通过梳理周缘造山带的隆升历史,并结合本次模拟实验结果,认为燕山期米仓山构造活动与古生代北东向隆起共同控制通南巴早期北东向构造的形成,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大巴山活动形成一系列北西向构造叠加在通南巴早期北东向构造之上,控制通南巴背斜须家河组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裂缝系统的形成.

关键词

川东北 / 通南巴背斜 / 古隆起 / 物理模拟 / 构造演化 / 构造地质学

Key words

NE Sichuan basin / Tongnanba anticline / uplift / analogue modeling / tectonic evolution / structural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德龙, 王宏斌, 张希晨, 何登发, 凡睿, 王彦君, 黄林军, 崔键, 刘文强, 杨秀磊 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砂箱构造物理模拟[J]. 地球科学, 2023, 48(04): 1307-1320 DOI:10.3799/dqkx.2022.4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石化勘探分公司项目“通江地区须家河组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中石油“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2021DJ0201;2021DJ0301)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453KB)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