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走滑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及控藏机制

杨鑫 , 平宏伟 , 雷涛 , 张新乐 , 邵隆坎 , 苏奥 , 陆骋 , 孟玉净 , 唐大卿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6) : 2324 -2341.

PDF (13005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6) : 2324 -2341. DOI: 10.3799/dqkx.2022.489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走滑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及控藏机制

作者信息 +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Strike-Slip Faults in Jinghe Oilfield, Ordos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316K)

摘要

近年来,泾河油田围绕走滑断裂带断缝体油藏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深入理解走滑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及控藏机制则是厘定断缝体型油藏富集规律的重要前提.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结合方解石超低浓度U-Pb定年对储层成岩作用和油气充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走滑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两期早期方解石胶结(185±27 Ma和159±52 Ma)以及相对较晚的橙黄色、蓝绿色和蓝色荧光三期油连续充注(140.1~96.8 Ma),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走向上,走滑断裂带原油物性具有“东低西高”、产量具有“东高西低”、油气成藏时间均具有“东早西晚”的分段特点;垂向上,走滑断裂带流体活动也存在明显差异,长6、长7段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弱,以蓝绿色和蓝色荧光晚期油充注为主;而长8段碳酸岩盐胶结作用较强,表现为三期油充注、多期油成藏的特征.总体上,走滑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油气整体由东向西高效侧向运移,但由于走向上构造应力的变化局部控制了油气沿走滑断裂带分段差异富集(单井产量高低).长6-长7储层原始物性差以及长7段大套泥页岩的发育,限制了走滑断裂垂向流体输导能力,导致流体主要在长8段优势聚集,分层差异富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研究区的断缝体油藏的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走滑断裂 / 断缝体 / 流体包裹体 / 油气成藏 / 石油地质

Key words

Ordos basin / strike-slip fracture / fault-fracture reservoir / fluid inclusion /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 petroleum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鑫, 平宏伟, 雷涛, 张新乐, 邵隆坎, 苏奥, 陆骋, 孟玉净, 唐大卿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走滑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及控藏机制[J]. 地球科学, 2023, 48(06): 2324-2341 DOI:10.3799/dqkx.2022.48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217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P21026)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005KB)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