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FI9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

鲁国 , 田方磊 , 何登发 , 刘欢 , 赵小辉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6) : 2238 -2253.

PDF (16216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6) : 2238 -2253. DOI: 10.3799/dqkx.2022.505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FI9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

作者信息 +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No.9 Strike-Slip Fault Zone in Gaoshiti-Moxi Area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604K)

摘要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已识别出多组走滑断裂,为深化川中地区走滑断裂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认识,基于川中地区深钻井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详细刻画高石梯-磨溪地区FI9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建立断层三维构造模型.通过构造回剥反演重建其形成演化过程.FI9走滑断裂带整体为近东西走向,延伸长度60 km,表现为右行张扭性走滑断层.断裂带在平面上发育马尾构造、线性构造、斜列构造、叠覆构造,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剖面上发育高陡线性构造、“Y”字形构造、花状构造等典型走滑构造样式.断裂带由7条主干断层组成,各断层片的规模、展布、倾向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存在差异.FI9走滑断裂带在基底先存断裂的基础上,经历了3期构造叠加活动:晚震旦世-早加里东期的雏形发育阶段、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的强烈活动阶段以及晚二叠世的局部复活阶段.断层在元古界-下古生界中具有不同的生长模式:(1)断层由基底逐渐向上生长,上下地层断距一致或逐渐减小;(2)断层核部位于下古生界中,断层在活动期逐渐向上、下扩展,在下古生界中断距最大.

关键词

高石梯-磨溪地区 / 走滑断层 / 构造特征 / 三维构造模型 / 构造演化 / 构造

Key words

Gaoshiti-Moxi area / strike-slip fault /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structural model of fault / structural evolution / tectonic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鲁国, 田方磊, 何登发, 刘欢, 赵小辉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FI9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J]. 地球科学, 2023, 48(06): 2238-2253 DOI:10.3799/dqkx.2022.5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三大克拉通位置的恢复复原与相互关系及裂解-聚合过程、构造热体制项目(U19B6003-01-01)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216KB)

2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