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坪田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席振 , 刘清泉 , 吴德华 , 陈肇华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7) : 2508 -2525.

PDF (8600KB)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7) : 2508 -2525. DOI: 10.3799/dqkx.2023.010

粤北坪田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信息 +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riassic A-Type Granites in Pingtian Area, Northern Guangdong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805K)

摘要

坪田岩体位于华南南岭中部,是认识华南三叠纪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背景的理想窗口.以坪田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系统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坪田岩体由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粗粒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和中粒二长岩组成,成岩年龄为238~239 Ma,形成于中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有明显铕负异常(δEu平均为0.42).富集Zr、Hf、Y、Ce,明显亏损Sr、P和Ti,属于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碱性花岗岩类,为A型花岗岩.锆石ε Hft)值为-37.7~-5.0,t DM2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 578~3 597 Ma之间,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地壳中长英质物质在低温高压环境下部分熔融,可能混入古老地壳物质,并经历了一定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于后碰撞伸展背景.综合华南A型花岗岩和碱性正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空间分布,认为华南内部三叠纪区域构造演化主要受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碰撞带和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碰撞带共同控制,华夏地块在中三叠世(238 Ma左右)发生构造环境的转变,从早三叠世的碰撞挤压环境,到中晚三叠世过渡到后碰撞伸展环境.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 中三叠世 / 后碰撞伸展环境 / 坪田 / 华南 / 地球化学.

Key words

A-type granite / Middle Triassic / post-collision extension / Pingtian / South China / geochemistr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席振, 刘清泉, 吴德华, 陈肇华 粤北坪田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 2024, 49(07): 2508-2525 DOI:10.3799/dqkx.2023.01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005)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开放基金项目(2022YSJS13)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DTH Key Lab.2022-06)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600KB)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