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盆地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
孙旭东 , 郭兴伟 , 张训华 , 李子渊 , 刘怀山 , 张升升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3) : 1040 -1057.
南黄海盆地地层生热率及岩石圈热结构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of Formation and Therm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也是含油气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黄海盆地生热率数据的匮乏,阻碍了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GR(伽马值)-A(岩石生热率)的经验关系,计算了南黄海盆地沉积地层的生热率;在大地热流、地层生热率、南北向贯穿盆地的二维多道地震剖面及OBS2013地壳速度结构剖面的约束下,建立了南黄海盆地地壳生热模型,计算了盆地的岩石圈热结构.岩石圈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1)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及南部坳陷3个次级单元的平均莫霍面温度依次为602.2±15.25 ℃、592.7±2.56 ℃、650.6±20.24 ℃;(2)平均热岩石圈厚度依次为99.7±2.20 km、101.7±0.51 km、88.2±2.49 km;(3)壳幔热流比分别为0.76±0.02、0.88±0.01、0.71±0.15,具有“冷壳热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现今具有与全球新生代拉张构造区相似的较高热流,处于构造活动区向构造稳定区转换的过渡阶段.此外,现今南黄海盆地3个次级单元展现的不同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可能与印支期至早燕山期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俯冲碰撞,在苏鲁造山带南侧(现今北部坳陷的位置)形成类前陆盆地的构造背景有关.
南黄海盆地 / 自然伽马值 / 岩石生热率 / 岩石圈热结构 / 热岩石圈厚度 / 地热能
South Yellow Sea basin / natural gamma value / heat generation rate of rock / therm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 thermal thickness of lithosphere / geothermal energy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