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北地区不同走滑断裂带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其贡献度差异性

张钰 , 曹自成 , 陈红汉 , 谷茸 , 李海英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6) : 2168 -2188.

PDF (8021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6) : 2168 -2188. DOI: 10.3799/dqkx.2023.103

顺北地区不同走滑断裂带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其贡献度差异性

作者信息 +

Difference of Hydrocarbon Charging Even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Percentages to Ordovician Reservoirs among Strike-Slip Fault Belts in Shunbei Area, Tarim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213K)

摘要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不同走滑断裂带和同一条走滑断裂带不同段奥陶系断溶体油藏原油物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性.揭示这种差异性的成因机理对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顺北地区17口井共100块岩心样品开展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在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和成藏时期厘定的基础上,以原油密度计算API o与显微荧光光谱参数QF-535关系为“桥梁”,运用单个油包裹体统计分布模型对各期次成藏贡献度(contribution percentage,CP)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比较油藏原油物化特性参数(密度、粘度、气/油比和Ro-MPI1)和各期次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参数(QF-535、λ max和CP),结果表明:(1)顺北地区断溶体油藏总体发育4期成藏,分别为加里东晚期(438.2~405.8 Ma)、海西晚期-印支早期(297.8~219.5 Ma)、燕山中-晚期(139.9~106.1 Ma)和喜山中-晚期(29.0~0.3 Ma);(2)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断溶体油藏原油物化特性存在自西向东、自北而南原油密度和粘度下降、气/油比和原油成熟度(Ro-MPI1)增加趋势,造成其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自西向东、自北而南晚期(第三期、第四期)油充注贡献度和气侵程度增加所致.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次 / 成藏时期 / 贡献度 / 走滑断裂带 / 流体包裹体 / 顺北地区 / 塔里木盆地 / 石油地质

Key words

hydrocarbon charging event / chronology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 contribution percentage / strike-slip fault belt / fluid inclusion / Shunbei area / Tarim basin / petroleum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钰, 曹自成, 陈红汉, 谷茸, 李海英 顺北地区不同走滑断裂带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其贡献度差异性[J]. 地球科学, 2023, 48(06): 2168-2188 DOI:10.3799/dqkx.2023.1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042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4-001)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021KB)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