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构造变形圈-岩体松动圈-地表冻融圈-工程扰动圈互馈灾害效应

彭建兵 , 张永双 , 黄达 , 王飞永 , 王祚鹏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8) : 3099 -3114.

PDF (11545KB)
地球科学 ›› 2023, Vol. 48 ›› Issue (08) : 3099 -3114. DOI: 10.3799/dqkx.2023.137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圈-岩体松动圈-地表冻融圈-工程扰动圈互馈灾害效应

作者信息 +

Interaction Disaster Effects of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Sphere, Rock Mass Loosening Sphere, Surface Freeze-Thaw Sphere and Engineering Disturbance Spher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821K)

摘要

青藏高原板块强烈碰撞和持续变形的本质是地球圈层作用,地壳浅表关键带圈层作用研究是探索持续构造变形与浅表响应、巨灾孕育机制的关键.在简要分析青藏高原圈层作用动力背景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视角,将地壳浅表关键带划分为四类圈层:构造变形圈、岩体松动圈、地表冻融圈和工程扰动圈,并分析研究了圈层岩土体变形破坏形式、圈层岩体稳定状态与工程安全性、圈层灾害行为与机制. 研究表明,四类圈层的互馈作用深刻影响着不同尺度地质体的稳定性和灾害动力学机制. 即:板块构造动力作用形成构造变形圈,制约区域地质体稳定性,控制灾害的孕育;高原隆升动力形成岩体松动圈,制约工程地质体稳定性,控制灾害的形成;气候变化动力形成地表冻融圈,制约工程岩土体稳定性,控制灾害链的演化;人类工程营力形成工程扰动圈,制约工程结构体稳定性,控制工程灾变发生. 下级圈层对上级圈层具有包容性,且自下而上存在递进演化规律,使得岩体结构更加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及灾害效应更加显著. 上述认识为重大工程建设的地质安全风险防范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青藏高原 / 圈层作用 / 灾害效应 / 重大工程 / 地质安全 / 工程地质

Key words

Tibetan Plateau / sphere interaction / disaster effect / major project / geosafety / engineering geology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彭建兵, 张永双, 黄达, 王飞永, 王祚鹏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圈-岩体松动圈-地表冻融圈-工程扰动圈互馈灾害效应[J]. 地球科学, 2023, 48(08): 3099-3114 DOI:10.3799/dqkx.2023.13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545KB)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