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核杂岩拆离结构及其动力学成因

彭光荣 , 张丽丽 , 许新明 , 何金海 , 姜大朋 , 叶青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9) : 3306 -3317.

PDF (12155KB)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9) : 3306 -3317. DOI: 10.3799/dqkx.2023.151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核杂岩拆离结构及其动力学成因

作者信息 +

Core Complex and Detachment Structure in the Kaiping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a Discussion on the Dynamic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2446K)

摘要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裂陷结构复杂,裂陷结构及其成因机制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地质认识与勘探进程的主要因素.基于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反射资料,对开平凹陷结构、边界断层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以及岩石圈深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平凹陷为核杂岩拆离结构,凹陷中部近EW向展布的穹隆构造是一个标准的核杂岩构造.开平凹陷核杂岩的形成与韧性地壳的隆升有关,其中核杂岩在KP9部位发生剥露去顶.核杂岩隆升背景下的拆离作用控制了开平凹陷的裂陷结构和沉积充填过程.开平凹陷核杂岩的发育过程为标准的滚动枢纽模式,地壳内部上拱的层状地震反射界面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的古脆‒韧性转换面,其迁移方向与拆离断层上盘滑动方向一致.开平凹陷主拆离断面呈“勺状”,拆离断面上发育大量不同规模的SN向波瓦状构造,指示了拆离断层上盘自北向南滑动.开平凹陷核杂岩的发育与该区域裂陷初始前岩石圈内部先存的薄弱中地壳层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对开平凹陷的裂陷结构与成因机制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推动了对烃源岩与成藏规律的认识,为开平凹陷40年油气勘探的首个商业突破提供了关键指导.

关键词

核杂岩 / 南海 / 珠江口盆地 / 开平凹陷 / 裂陷结构 / 石油地质 / 地球动力学.

Key words

core complex / South China Sea /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 Kaiping sag / rift structure / petroleum geology / geodynamic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彭光荣, 张丽丽, 许新明, 何金海, 姜大朋, 叶青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核杂岩拆离结构及其动力学成因[J]. 地球科学, 2024, 49(09): 3306-3317 DOI:10.3799/dqkx.2023.15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前瞻基础研究项目(KJQZ-2023-2001)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155KB)

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