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部地壳脱水熔融与水致熔融的演化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

陶丽蓉 , 曹淑云 , 李文元 , 程雪梅 , 王浩博 , 董彦龙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6) : 2001 -2023.

PDF (10688KB)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6) : 2001 -2023. DOI: 10.3799/dqkx.2024.007

大陆深部地壳脱水熔融与水致熔融的演化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

作者信息 +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h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Dehydration Melting and Water-Fluxed Melting in Deep Continental Crust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944K)

摘要

深熔作用是链接地壳深部变质作用、构造变形以及岩浆活动的重要纽带,对大陆地壳演化及其流变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是否有自由水的参与,深熔作用分为水致熔融和脱水熔融两种机制.脱水熔融主要通过云母、角闪石等含水矿物的分解来实现,其发生所需的温度一般大于650 ℃.在脱水熔融反应中会生成钾长石、石榴石等转熔矿物和部分熔体,该熔体呈水不饱和态,具有高Rb、高Rb/Sr比、高 87Sr/ 86Sr,低Sr、Ba和Ca的特点.其产生的熔体含量主要受温压条件和全岩水含量的影响,在麻粒岩相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大量熔体.水致熔融是在含水流体参与下所发生的熔融反应,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所需温度较低,在角闪岩相条件下可以生成大量熔体.生成的熔体可以是水饱和或水不饱和,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水不饱和熔体具有向上迁移的能力.水致熔融生成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脱水熔融相反,Sr、Ca、Ba含量较高,Rb、Rb/Sr比较低.深熔作用不仅可以显著改变岩石的热力学和流变学性质,而且熔体的迁移可以促进地壳分异并形成广泛的淡色花岗岩,在陆壳的起源、改造和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深熔作用 / 水致熔融 / 脱水熔融 / 流变弱化 / 淡色花岗岩 / 构造地质.

Key words

anatexis / water-fluxed melting / dehydration melting / rheological weakening / leucogranite / tectonic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陶丽蓉, 曹淑云, 李文元, 程雪梅, 王浩博, 董彦龙 大陆深部地壳脱水熔融与水致熔融的演化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J]. 地球科学, 2024, 49(06): 2001-2023 DOI:10.3799/dqkx.2024.00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20104007;4197220)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688KB)

3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