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参与二苯基环丙烯酮诱导的小鼠瘙痒

刘静雯, 朱媛媛, 戴梓怡, 黄静, 白占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2) : 137 -144.

PDF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2) : 137 -144.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24.02.001

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参与二苯基环丙烯酮诱导的小鼠瘙痒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建立接触性皮炎瘙痒模型,检测痒行为和焦虑、抑郁样行为;观察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神经元激活情况,为其参与痒觉信息的调控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采用二苯基环丙烯酮(DCP)涂抹小鼠颈背部构建接触性皮炎瘙痒模型,检测小鼠的搔抓行为。开展旷场及悬尾行为学实验,探究小鼠在接触性皮炎状态下的焦虑、抑郁样行为。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探究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mPFC内c-Fos及p-ERK1/2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建立接触性皮炎瘙痒模型,模型组小鼠半小时内的抓挠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旷场结果显示接触性皮炎模型组小鼠在中央区域的时间和距离显著减少。悬尾实验结果提示接触性皮炎模型组小鼠不动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接触性皮炎实验组小鼠mPFC内c-Fos阳性细胞和p-ERK1/2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接触性皮炎实验组小鼠抓挠次数显著增多,并且诱发焦虑、抑郁样行为。接触性皮炎状态下,mPFC内神经元激活,为mPFC神经元参与接触性皮炎瘙痒及共患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 瘙痒 / 内侧前额叶皮质 / c-Fos / p-ERK1/2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静雯, 朱媛媛, 戴梓怡, 黄静, 白占涛 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参与二苯基环丙烯酮诱导的小鼠瘙痒[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4, 40(02): 137-144 DOI:10.16557/j.cnki.1000-7547.2024.02.00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