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蓝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

张蓬鑫, 朱慧, 彭霏, 吕培源, 冯慧洁, 薛美琪, 薛懿珈,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4) : 405 -412.

PDF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4) : 405 -412.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24.04.001

小鼠蓝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蓝斑(LC)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PVT)内速激肽-1(TAC1)阳性神经元的投射,并从形态学上观察该通路是否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或调控。方法:利用TAC1-ires-Cre与Rosa26:CAG-LSL-tdTomato(Ai9)小鼠杂交,繁育TAC1-ires-Cre::Ai9小鼠,并制备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NI)模型,观察PVT内TAC1阳性神经元与FOS免疫阳性产物的共存情况,以及TAC1/FOS双标神经元与TH阳性轴突终末之间的密切接触。其次在C57BL/6小鼠PVT内注入荧光金(FG),在显微镜下观察LC内TH阳性神经元与FG逆标神经元的共标情况。最后在TAC1-ires-Cre小鼠的PVT注射RV逆行跨单突触三联病毒,观察LC内TH阳性神经元与RV逆标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在TAC1-ires-Cre::Ai9小鼠脑内,TAC1阳性神经元为红色荧光所标记。SNI模型下PVT内可观察到部分TAC1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FOS蛋白,且与TH阳性轴突终末之间形成密切接触。将FG注射入小鼠PVT后,在LC内可观察到大量的FG逆标神经元,且部分FG标记神经元同时表达TH阳性。利用RV逆行跨单突触示踪病毒,也可在LC内观察到PVT内TAC1阳性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且大部分突触前神经元为TH阳性。结论:LC内TH阳性神经元可向PVT内TAC1阳性神经元发出投射,形成LCTH+-PVTTAC1+神经通路,该通路可以被伤害性信息激活,提示其可能在痛觉信息的传递或调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蓝斑 / 丘脑室旁核 / 酪氨酸羟化酶 / 速激肽-1 / 伤害性信息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蓬鑫, 朱慧, 彭霏, 吕培源, 冯慧洁, 薛美琪, 薛懿珈, 董玉琳 小鼠蓝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4, 40(04): 405-412 DOI:10.16557/j.cnki.1000-7547.2024.04.00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