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中不同麻醉剂作用的比较

饶彤, 饶泽华, 田聪, 陆梦, 陈安坤, 刘欣, 慕容志苗, 岳增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01) : 59 -66.

PDF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01) : 59 -66.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25.01.009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中不同麻醉剂作用的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索3种麻醉剂(三溴乙醇、异氟烷、戊巴比妥钠)对光栓塞(PT)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三溴乙醇(Tribromoethanol)组、异氟烷(Isoflurane)组、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sodium)组和假手术(Sham)组。使用PT法制备PSD模型。造模前、造模后5 min使用激光散斑成像仪测量小鼠的区域脑血流(rCBF)下降率并且记录小鼠的苏醒时间,造模后48 h记录3组PSD小鼠的死亡率、再次测量rCBF下降率。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小鼠的神经功能,使用4 min饮水试验记录小鼠的饮水量,使用TTC染色法测量梗死体积比率,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MP160记录给水诱发的吞咽次数并且计算吞咽肌的肌电面积。结果:3组PSD小鼠在造模48 h后rCBF下降率、梗死体积比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饮水量、吞咽次数、吞咽肌肌电面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三溴乙醇组和戊巴比妥钠组,异氟烷组小鼠在5 min内rCBF迅速下降(P<0.05),并且小鼠的死亡率更低、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不同麻醉的使用会影响PSD小鼠的死亡率、苏醒时间和造模后48 h内rCBF下降趋势,这3种麻醉剂中异氟烷更适合作为PSD小鼠的麻醉剂。

关键词

异氟烷 / 戊巴比妥钠 / 三溴乙醇 / 光栓塞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吞咽功能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饶彤, 饶泽华, 田聪, 陆梦, 陈安坤, 刘欣, 慕容志苗, 岳增辉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中不同麻醉剂作用的比较[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5, 41(01): 59-66 DOI:10.16557/j.cnki.1000-7547.2025.01.00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