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模型在应激障碍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成琦, 寇久社, 谢晓岩, 方素雯, 黄晨晨, 杜磊, 侯武刚, 王明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01) : 89 -93.

PDF
神经解剖学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01) : 89 -93.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25.01.013

习得性无助模型在应激障碍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长期或过度的应激是焦虑症、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类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其相关环路及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神经与精神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习得性无助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应激障碍的特征,对于深入阐明应激相关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习得性无助模型的研究范式、主要优势,以及介导习得性无助行为的重要脑区的最新研究进展,如前额叶皮质(PFC)、腹侧被盖区(VTA)、中缝背核(DRN)等,以期为深入探索应激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模型 / 应激障碍 / 前额叶皮质 / 腹侧被盖区 / 中缝背核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成琦, 寇久社, 谢晓岩, 方素雯, 黄晨晨, 杜磊, 侯武刚, 王明辉 习得性无助模型在应激障碍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5, 41(01): 89-93 DOI:10.16557/j.cnki.1000-7547.2025.01.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