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硬化异型增生结节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

方梦冰, 刘诚, 张玉, 曾嘉旖, 陈智恒, 黎胜, 池晓玲, 萧焕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5) : 961 -967.

PDF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5) : 961 -967.

乙型肝炎肝硬化异型增生结节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异型增生结节(D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为肝癌癌前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23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DN患者11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再生结节(RN)患者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小肝癌(sHCC)患者7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医体质类型、实验室指标等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法;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DN患者以气虚质(27例,23.89%)、血瘀质(26例,23.01%)、痰湿质(23例,20.35%)为主。3组患者在痰湿质、湿热质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22、6.383,P值均<0.05),从肝硬化RN患者、肝硬化DN患者到sHCC患者,痰湿质占比逐渐降低(30.48%vs 20.35%vs 14.29%),而湿热质占比逐渐升高(12.38%vs 16.81%vs 27.14%)。部分中医体质类型肝硬化DN患者在性别、Child-Pugh分级、前白蛋白、Alb、AST、TBil、总胆汁酸、甲胎蛋白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女性肝硬化DN患者气虚质占比高于男性患者(χ~2=4.895,P=0.027);气虚质患者Child-Pugh A级占比低于Child-Pugh B级(χ~2=6.380,P=0.012),而痰湿质患者Child-Pugh A级占比高于Child-Pugh B级(χ~2=8.515,P=0.004);痰湿质患者前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其他4种体质患者(P值均<0.05),同时痰湿质患者TBil、总胆汁酸水平低于湿热质患者(P值均<0.05);阴虚质患者Alb水平低于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患者(P值均<0.05);阴虚质患者甲胎蛋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非阴虚质患者(χ~2=4.448,P=0.03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DN患者以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多见,痰湿质患者癌变可能性小,而湿热质、阴虚患者癌变风险较大。

关键词

肝硬化 / 异型增生结节 / 中医体质类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方梦冰, 刘诚, 张玉, 曾嘉旖, 陈智恒, 黎胜, 池晓玲, 萧焕明 乙型肝炎肝硬化异型增生结节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05): 961-96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