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风险分层标准的再探讨

崔丽娜, 丁大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04) : 767

PDF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25, Vol. 41 ›› Issue (04) : 767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风险分层标准的再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正>不同阶段也需要不同的治疗应答标准评估其应答情况和预后。巴黎Ⅰ与巴黎Ⅱ标准分别被推荐用于评估Ⅲ~Ⅳ期的晚期患者及Ⅰ~Ⅱ期的早期患者。然而,这种早晚期分层策略是否最优仍需验证。2025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韩英、崔丽娜及郭冠亚共同通讯在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了研究,旨在确定基于组织学分期的最佳风险分层策略,并据此确定预测肝脏相关死亡率和肝移植最有效的生化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21例PBC患者的肝组织学资料。将肝脏相关性死亡或肝移植作为终点事件。结果显示:与组织学Ⅲ期相比,组织学Ⅳ期与PBC患者的无肝移植生存期相关(HR=2.764,95%CI:1.457~5.247,P=0.002);与组织学Ⅱ期相比,组织学Ⅲ期与PBC患者的无肝移植生存期无关(HR=1.632,95%CI:0.833~3.195,P=0.153)。在肝硬化的PBC患者中,无肝移植生存期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相关(HR=1.162,95%CI:1.079~1.251,P<0.001),但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无关(HR=1.256,95%CI:0.958~1.648,P=0.100)。在预测肝硬化患者5年终点事件发生方面,鹿特丹标准[AUC:0.652(0.558~0.745)]优于巴黎Ⅰ、巴黎Ⅱ及多伦多标准。根据鹿特丹标准判定为生化应答不佳的患者,其预后更差(P=0.036)。在非肝硬化患者中,鹿特丹、巴黎Ⅰ及多伦多标准优于巴黎Ⅱ及巴黎Ⅰ与巴黎Ⅱ的组合(P<0.05)。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崔丽娜, 丁大伟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风险分层标准的再探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5, 41(04): 76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