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农本草经》探究《伤寒论》茯苓量效规律

李岩珂, 马源, 王杨, 罗绍东, 研智, 张文风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03) : 257 -260.

PDF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03) : 257 -260.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4.03.003

基于《神农本草经》探究《伤寒论》茯苓量效规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均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用药多继承于《神农本草经》之功效。从《伤寒论》张仲景对茯苓的临证应用可知,张仲景深得《神农本草经》中茯苓功效之要义,并在其基础上多有发挥。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经文,将《伤寒论》中茯苓量效规律总结为3个层次:二两(31.2 g)及以上茯苓主利水化饮,平胃降气以伐水邪;一两至一两半(15.6~23.4 g)茯苓主利尿理气,健脾宁心以安心神;一两(15.6 g)及以下茯苓主健脾渗湿,通利三焦以散津液。将3个茯苓量效层次中蕴含的仲景对痰饮疾病的论治思想总结为温阳气,以标本兼顾;利小便,以通阳安神;存津液,以顾护正气。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 《伤寒论》 / 茯苓 / 量效 / 临床应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岩珂, 马源, 王杨, 罗绍东, 研智, 张文风 基于《神农本草经》探究《伤寒论》茯苓量效规律[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03): 257-260 DOI:10.13463/j.cnki.jlzyy.2024.03.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