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清医家论治近视学术思想

吕喜月, 商蕴波, 黄玉容, 杨森, 刘迎辉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06) : 733 -738.

PDF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06) : 733 -738.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4.06.027

浅析明清医家论治近视学术思想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近视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明清医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近视的理论研究和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清代《目经大成》首次将近视作为独立病名论述。广大医家多从虚损的角度分析近视的病因病机,认为近视的发生主要与脏腑亏虚、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劳瞻久视以及瞳神破损有关,尤其重视肾水肾火衰微对近视的影响。近视的治疗以内治疗法为主,具有古方新用、同名异方、审因施治的特点;外治法以针灸为主。明清时期是中医眼科学发展的繁荣时期,近视的诊疗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积极挖掘此时期辨治近视的学术思想,对现代防治近视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明清医家 / 近视 / 学术思想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喜月, 商蕴波, 黄玉容, 杨森, 刘迎辉 浅析明清医家论治近视学术思想[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06): 733-738 DOI:10.13463/j.cnki.jlzyy.2024.06.02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