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经》“阳明主阖”理论在痿证中的运用

金晶, 周海龙, 林烜宇, 何梅雅, 黄春元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08) : 890 -893.

PDF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08) : 890 -893.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4.08.006

浅析《内经》“阳明主阖”理论在痿证中的运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痿证者,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痿证在临床中属于疑难杂症,病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亦有多种原因致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现代医学多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疾病等。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阳明主阖”的理论论治痿证,探讨阳明“阖”的功用,即收敛阳气,使得阳气蓄积于体内。从“阳明主阖”功能脏腑出发,梳理相关古代文献以及历代医家名医验案,针对本病病情的发展进行论治:阖阳明之气,祛痿证之基;调阳明之脏,化精血之源;补阳明之本,复先天之元。治疗痿证通过恢复“阳明主阖”的功能,使阳明得阖,湿邪不生,痿证不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

关键词

痿证 / 阳明主阖 / 治疗 / 气血之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金晶, 周海龙, 林烜宇, 何梅雅, 黄春元 浅析《内经》“阳明主阖”理论在痿证中的运用[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08): 890-893 DOI:10.13463/j.cnki.jlzyy.2024.08.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