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

王宏安, 刘洪凯, 周青山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11) : 1326 -1329.

PDF
吉林中医药 ›› 2024, Vol. 44 ›› Issue (11) : 1326 -1329.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4.11.017

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研究过程中各退出3例,完成研究均为33例。对照组采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固肾丸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8、16、24 周后观察2组24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3.64%,21/33)高于对照组(33.33%,11/33)(P<0.05),治疗24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85%,28/33)高于对照组(54.54%,18/33)(P<0.05);治疗8、16、24周后,2组24h-UT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ALB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治疗16、24周后24h-UTP、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ALB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固肾丸能提高IMN治疗缓解率,可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尿蛋白,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黄芪固肾丸 / 特发性膜性肾病 / 脾肾气虚型 / 24 h尿蛋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宏安, 刘洪凯, 周青山 黄芪固肾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型[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11): 1326-1329 DOI:10.13463/j.cnki.jlzyy.2024.11.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