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颗粒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陈曦, 邵襄, 陈玉超, 李检阅, 丁蓉

吉林中医药 ›› 2025, Vol. 45 ›› Issue (03) : 325 -330.

PDF
吉林中医药 ›› 2025, Vol. 45 ›› Issue (03) : 325 -330.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5.03.018

当归四逆颗粒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颗粒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联合当归四逆模拟颗粒,观察组联合当归四逆配方颗粒治疗。治疗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各周期急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评价第1周期第1天、每周期结束时对外周神经毒性分级、EORTC QLQ-CIPN20评分、KPS评分、安全性;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进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总体低于对照组,且在第3周期末、第4周期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外周感觉障碍的比例高于外周运动障碍,且外周运动障碍分级多为2级,随着化疗周期增加,外周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第3周期或第3周期后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1周期、第4周期结束时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个时间点均无差异。2组疾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四逆颗粒可预防奥沙利铂急性周围神经毒性,减少奥沙利铂慢性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不影响临床疗效,安全性可控。

关键词

当归四逆颗粒 / 预防 / 奥沙利铂 / 神经毒性 / 临床研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曦, 邵襄, 陈玉超, 李检阅, 丁蓉 当归四逆颗粒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25, 45(03): 325-330 DOI:10.13463/j.cnki.jlzyy.2025.03.01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